日前,满载钢管的15辆卡车驶出坐落青县工业园区的渤海配备华油钢管公司,15列装满钢管的火车也同步动身,这些钢管将悉数用于中俄东线天然气运送项目所需。自复工复产以来,华油钢管公司出产的5000多吨钢管,按期保供中俄东线。走进渤海配备华油钢管公司制管二厂车间,在切割机的效果下,钢管内钢花飞溅,螺旋形的焊口在内管壁反射出耀眼的光辉;钢管管端焊缝主动修磨机器人、管端主动测量机器人和喷标机器人各显其能,各环节有条有理,一派繁忙现象。据华油钢控制管二厂负责人韩学介绍,华油钢管公司先后承包了苏丹原油外输管线、印尼PGW输气管线等多个世界管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出口各种钢管近百万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一带一路”严重工程,管线需求大口径、大壁厚、高钢级、高压力、超低温等先进的技能的钢控制作。在中俄东线工程用管出产中,该公司制管二厂承担着中俄东线战略项目,自复工复产以来,依据出产要,100余名职工投入出产,加班加点,赶工期、提产能。在保质保量完结出产任务的一起,华油钢管把疫情防控作业牢牢抓在手上。每天对职工进行体温监测与挂号,对职工做排班,轮番上岗,厂区范围内进行严厉的消杀作业。在出产管理上,强化人员岗位质量自检、专检、互检,职工严厉依照工艺要求作业,质量组人员每天深化岗位进行工艺执行情况查看,复查钢管质量,保证质量受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出产,在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起,有序稳步推动国家重点天然气运送项目的管道供给。”华油钢管总经理韩秀林表明,现在企业的出产线已全面实现主动化、智能化,可有力推动国家油气管道建造由数字化向智能化改变,让更多的“沧州制作”走向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