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宁波舟山港迎来了一艘从海外归来的“勇士”——承载着中交上航局愿望与荣誉的“航浚4011”轮。自2007年首航驶出国门以来,“航浚4011”轮作为其时国内自行设计制作的自动化程度最高、制作水平最先进之一的“国轮国造”,已在海外征战17年,为巴西甚至南美港口建造和经济发展全力贡献了力气。
此次,“航浚4011”轮完毕了在哥伦比亚的作业,历经50多天飞行顺畅回国,随后将做全面的设备修补和晋级改造。
“17年来,咱们跨过千山万水,从南美南部的马德普拉塔、布宜诺斯艾利斯,到乌拉圭蒙得维地亚港,再到南美中部的巴西巴拉那瓜、里约、桑托斯,北部的巴拿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咱们参加了6个国家、20余项严重工程,多个重要港口都镌刻下了‘航浚4011’轮的脚印。”他摊开泛黄的海图,指尖悄悄滑过那些了解的地名,回想着与风波共舞的日子。
“我的职业生涯始于‘航浚4012’轮,它是‘航浚4011’轮的姊妹船。这两艘船自驶出国门后,便各自踏上了远征的航程。而‘航浚4011’轮更是在海外征战中创下了历时最长的记载,直至近期才回到‘娘家’。”关于党利辉而言,2010年,他转战至“航浚4011”轮,从此敞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拉美征程。
跨过重洋,历经数载。在这绵长据守的背面,是一群不畏艰险、勇于担任的中交上航建造者,他们以举动绘就了一幅汹涌澎湃的斗争画卷。“面临生疏的言语、文明和环境,咱们凭仗着有限的西语、葡语和满腔的热忱,不只与当地船员结下了深沉的友谊,还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海外征程充满了不知道、杂乱和艰苦。但正是这些应战,铸就了咱们的坚韧与联合。”二副于宜民坚定地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的一个发电厂码头疏浚工程中,面临码头水深缺乏、施工区域间隔码头近、船只易停滞等窘境,船长和主干们挺身而出,与项目部紧密配合,共克难关,终究圆满完成了使命。
十几年来,“航浚4011”轮积累了丰厚的自修经历,除水下必须由船厂坞修的项目外,柴油机、泥泵、耙管A字架油缸及绞车、泥门及溢流筒油缸、水线以上的液压闸阀等首要设备悉数完成了自主检修。经计算,“航浚4011” 轮海外十年产生的修补费用比国内同类船只修补费用还低近1000万元。
在无数次的应战与窘境中,“航浚4011”轮和团队一直据守初心,凭仗其精深技能和专业精神,赢得当地共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