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传来喜讯:日前由该厅引荐的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事例,成功当选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维护和修正工程第二批典型事例名单。这是继山西平朔煤矿生态修正事例成功当选全国第一批出产矿山生态修正典型事例后,山西在生态修正范畴荣获的又一国家级荣誉。
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是国家“十三五”第三批山水工程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工程的严重支撑性质项目,坐落山西中北部静乐县城南部,是山西省忻州市仅有一家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晋西北黄土高原湿地的共同典型性,是汾河甚至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修养区。据介绍,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工程触及太原市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古交市、娄烦县和忻州市宁武、静乐6县(市、区),共设置68个子项目工程,项目类型主要为河流水系及水生态维护康复、造林美化管理、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正、矿山生态环境及地质灾害归纳管理、农田归纳整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6大类,总投资约83.07亿元(含中心财政资金20亿元)。其间,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触及静乐县鹅城镇、神峪沟乡和丰盈镇三个城镇,南北延伸20公里,总面积593.85公顷,经过康复汾河川ECO、修养水源、维护水质、蓄洪调理、改进和维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办法,完结湿地维护修正面积3252亩,完结林草等植被生态管理面积2010亩,筑牢京津冀甚至华北平原生态屏障,成为“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景美起来”的生动实践,取得杰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紧盯国家方针导向、资金投向、项目走向,积极争夺国家层面的大项目、好项目,厚实实行疆土空间生态修正部分责任。先后争夺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工程、吕梁山山水工程两批次国家山水工程,共取得40亿元中心财政资金支撑,一起撬动98.15亿地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参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维护修正。经过两批次项目施行,管理区域将近3万平方公里,占山西省疆土面积近20%,项目区水源修养才能明显进步,生物多样性得以有用维护,与山西省施行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共同发力,全面实现山西省黄河中段“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宏伟目标,大幅度的进步华北地区特别是雄安新区水源修养地生态功用,协同筑牢黄河、海河两大流域生态安全屏障。(记者 薛建英)